•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苏州:以智力资源撑起产业发展蓝天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5-02-28 13:43点击:2226次来源:科技日报

      编者按 低空经济自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持续“高飞”。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地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促进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报特推出“低空经济引领区域发展”系列报道,介绍以上六地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探索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路径。

      ◎本报记者 张 晔

      打“飞的”通勤至浦东机场,外卖包裹“空投”送达,政务“综合飞一次”智慧管理……二月,苏州高新区的天空非常“繁忙”。在广阔天空下,苏州通过拓展应用场景、引进智力资源、健全产业链条,以及不断推动航空科技的成果转化,用创新火种点燃低空经济发展引擎。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反向促进当地经济同步“高飞”。

      布局低空经济拓展应用场景

      以往,无人机企业申请空域、航线等时,需要主动向不同部门递交申请材料。现在,企业通过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可以实现申请、设计飞行计划,研判低空交通态势等“一站式办理”。

      “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从多个方面帮助我们降低了运营的难度,可以很好地赋能企业发展。”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滨说。

      在苏州,千米之下的天空正变得愈发热闹。

      走进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一块巨大的曲面屏实时显示出空域内无人机飞行轨迹、飞行计划偏离告警、黑飞识别等数据。这是去年10月上线试运行的苏州低空服务监管平台。

      低空经济“飞”向何处?短途客运、无人机配送、工农业低空生产作业等场景均有大量市场需求。在苏州,一批低空经济航线陆续投用。

      去年8月,全国首个跨省“飞的”登上社交平台热搜。随后,苏州开通各类低空航线,苏州吴江至上海虹桥、苏州工业园区到上海浦东、太湖旅游线……“低空+旅游”“低空+教育”“低空+服务”等应用场景孕育而生,助力低空经济“趁势起飞”。

      2024年,苏州先后出台《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建成直升机和中大型无人机起降点近百处,获批开通的航线已近百条。苏州市初步形成了直达上海、无锡、南通等周边城市的“半小时空中通勤圈”。

      “我们依托扎实的产业和创新根基,锚定千亿级低空经济新高地、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通过发布系列政策,大力强链补链,拓展应用场景,全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苏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引进智力资源夯实创新底座

      “无人机在空中拍一拍,就能查找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属于哪一类、来自哪里。”日前,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科创转化部主任熊天煜告诉记者。

      2022年底,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这一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的水体数据采集、反演,共同打造城市水环境监测的“空间智慧眼”,为苏州构建“水、陆、空”相结合的立体监控网络、推进协同治理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智力资源则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苏州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低空经济发展夯实创新基础。

      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获批苏州市首批低空经济创新示范机构。该研究院聚焦行业无人机、低空动力、空天地融合产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苏州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累计引进高能束减材制造、健康诊断与智能运维等高水平科研团队30余支,为苏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截至目前,该研究院累计引进和孵化企业38家,孵化企业估值超2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个、科技型中小企业9个。

      此外,苏州还汇聚了众多科研力量。工信部电子五所设立的低空飞行器中试验证中心、中国电子化标准研究院设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华东)标准验证中心……一个个科研机构和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推动苏州低空经济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发挥长板优势健全产业链条

      低空经济发展场景在天上,根基却在地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作为制造业强市,苏州拥有完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以“链主”企业——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为牵引,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为抓手,昆山花桥低空经济产业园已累计引进飞鸿(昆山)能源动力科技、苏州世航智能科技等低空经济企业近20家,未来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低空经济项目加速集聚苏州。据最新统计,苏州全市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约350家,涵盖碳纤维、锂电池、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智能装备、无人机整机等多个领域。2024年以来,苏州新签约低空经济产业基金19个,总规模超200亿元。

      根据规划,围绕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的目标,苏州正全力培育低空智造、低空服务两大产业集群,建设低空航空器试验检测平台、无人机适航服务平台和低空经济发展创新平台等三大产业支撑平台,力争至2026年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1000家,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