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推荐 > 正文

    武汉新天地:让空间组织顺应城市的历史与自然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13-10-24 10:59点击:353次来源:

      (长江商报)一个旧区保护与改造的范本:武汉新天地

      在娄烨导演的《浮城谜事》中,电影一开头的长镜头从武汉长江二桥穿城而过,扫过奔腾的长江水,跳入镜头的是一大片红砖房,隐匿在几幢高楼和绿树林之中,眼尖的武汉伢一眼就发现了——那是“武汉新天地”。

      这个被武汉人划入“小资”又“洋气”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外地人来武汉旅游不可少的一站。老外来感受“武汉味道”,建筑师来看老房子,文化人去逛独立书店,游客们在本地人的引领下来此“轻松一刻”……老少咸宜,中外汇聚。如果赶上一场音乐会或者一场服装秀表演,现场定是一副嘉年华的景象,无人不欢。

      以“老建筑改造”闻名的武汉新天地,是瑞安房地产在武汉的一个建筑与商业实践项目。横跨汉口沿江大道到京汉大道之间,西南与芦沟桥路紧密相邻,东北延伸至长江二桥引桥另一头的二七,武汉新天地所在的范围原属汉口的老租界区。经历过城市的百年变迁,这一带早已颓旧、破败。2004年起,瑞安房地产在这里开始了一场“整旧如旧”的旧区改造运动——实地考察、老建筑体检、技术革新、空间重组……2010年,这个以老区为基础改造而成的现代多功能城市综合体才全面建成。

      至2013年,每天流连于武汉新天地的游客已超过两万人,新春庙会时日均人流接近八万人,这样的人流水平比同期著名的北京白龙潭庙会的日均人流还要高,而一年超过30场的国内外交流文化、艺术活动更是为武汉新天地聚集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这时,她已经真正进入了武汉人的生活。

      前年,世界建筑大师伊东丰雄到武汉来办讲座的时候,曾经专门“到此一游”。说起来也巧合得很,那天,他在武汉新天地偶遇了中国著名建筑师张锦秋女士。后来,我问他对此地的看法,他的回答是,“有活力”。他说他很高兴遇到许多年轻人,“他们能重新回到老区来,这就很好”。这正是我们此次寻访的一个重要目的,武汉新天地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这个旧区改造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被复制?在武汉城市发展过程中,它的实践有哪些可借鉴的方法与意义?记者前日再次深入探访武汉新天地,并独家专访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试图找到这些隐藏在“老房子”背后的故事与答案。

      本版稿件本报记者章凌实习生常诚

      开放与包容的武汉,

      留下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符号

      8月5日上午,烈日炙烤,室外的温度已经超过40度了。从轻轨站黄浦路站出来,沿着2中门口的一条小路走到武汉新天地,一路绿树遮阴,算是减少了几分“热浪”。

      一大早九点,武汉新天地的美食街里有人正在过早。热干面的香味在飘窜,一如武汉某条小巷子里的味道。户外走道上的遮阳棚挡住了猛烈的阳光,室外空调里吹出诱人的冷气,清洁工人在挨个儿整理桌椅板凳,准备开始新的一天。我坐在木椅上等摄影记者,准备去采访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

      在此之前,我和许多武汉人一样,对武汉新天地早已不陌生了。偶尔与朋友聚餐,或是晚饭后散个步,周末或节日里来看一两场演出,有时带几个外地的朋友来小逛下。之所以会选择这里,是因为她某种独有的味道,又或许是因为方便。你会发现,这里总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谈资”。

      初来这里的人,总会有些疑问,不知道这些看起来旧旧的老房子,到底是老的还是新的。“听说有几幢是老房子改造的,是哪几个啊?”喜欢刨根问底的总会去考究一下。去年,武汉新天地也曾搞过一个“猜猜哪几个是老房子”的活动,足以可见人们对此的好奇。结果,你会发现,你很难找到答案。它们似乎与你记忆中的某个场景相似,但是又不像。

      “我们营造的是一个统一的氛围,所以你很难发现旧与新之间的界限。”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告诉记者,“每一幢房子都是根据它的环境、位置、周边生态以及本身的状况来考虑和改造的。整旧如旧,以其本身固有的特点为基础,把武汉的城市特色贯穿到整个项目的始终。”

      说到武汉的特色,张斌用了两个词来形容,开放与包容。2004年,瑞安天地专家团队住在武汉做考察,走访了汉口沿江老租界区、武汉大学、老里份等各类老建筑,想要找到能够代表武汉城市特色的建筑符号,“我们发现很难去找到一个具象的东西能代表武汉,这跟武汉的近代发展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武汉一直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包容各种文化。”张斌说,这种特色放在武汉新天地里,变成现在这些交叉的色彩、不同的建筑风格。

      站在企业中心的顶层俯瞰武汉新天地全景,绿树环绕中的12组建筑体,几乎没有重样的。你如果花上一天时间,去细细地观察每个建筑,就会发现武汉各处不同的建筑元素均可以在这里找到——红砖、红瓦、坡屋顶、柱廊、拱券、骑楼、砖雕、窗棂、阳台……你可能会在武汉某个老区里看见一色的红砖房,在某个老街里看见相同的砖雕,或者在某个建筑上发现一样的水刷石墙面……这些存留在人们记忆里的符号,在这里被重新组合和运用。

      探访过程中,我在一座老建筑的墙面上同时发现了刻有“官厂”和“阜成”字样的红砖,兴奋不已。这是上个世纪初武汉城市建设过程中常被用到的红砖,在武汉大学、洞庭村、平和打包厂等老建筑上我都见到过。历史与现在瞬间被连接起来,这些见证了一个世纪前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红砖,此刻让我对这幢老建筑顿时生出几分亲切感来。

      ■链接

      武汉新天地,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集餐饮、娱乐、零售、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同时提供丰富的情感诉求和不同的消费体验。近年来,武汉新天地分别荣获省、市政府颁发的“湖北旅游名街”、“武汉旅游名街”称号,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连接城市的历史与现实。

      武汉新天地也是继北京奥运村之后,国内第二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ND金级预认证的绿色建筑。

      阳光照在老房子上,折射出时光的印记。本版图片本报记者傅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