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君了解到,《若干措施》既落实中央文件要求,紧密衔接“十四五”规划及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重要文件,又体现北京特色,突出系统性和顶层设计,从首都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6方面25条措施。 突出首都特点,推动城乡互补
北京市总体呈现“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特征。据统计,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2189.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72.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2.5%),农业增加值107.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约0.4%)。郊区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3%。
因此,做好新发展阶段首都“三农”工作,必须立足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短板,把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结合这一市情农情,《若干措施》提出“四个突出”,即突出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城乡优势互补作用和突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既是落实首都发展“大战略”、推动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保护和增进农民权益、让发展成果为更多农民所共享的“拳拳初心”。
《若干措施》特别强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功能互促、优势互补。此外,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城乡基本性制度安排,着力破除各种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瓶颈,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创造条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深层次融合。
深化功能、要素、服务、产业
“四个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此,《若干措施》聚焦当前北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问题,重点深化四个“融合”——
在促进城乡功能融合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城乡空间上注重差异化融合发展,完善分区指导、分类推动、分级管控的城乡融合发展策略,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支持新市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优化乡村空间和村庄布局。城乡规划上注重一体化管理,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城乡统一的规划机制。城乡功能上注重互补发展,完善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乡村发挥好鲜活农产品供应、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休闲康养等功能。
比如,密云区与朝阳区深化园区、产业合作,依托密云区生态商务区共同创建朝密高科技“双创中心”,引入市场化运营主体,积极引导符合密云区功能定位的企业实体入驻。未来,两区将持续优化完善企业总部办公在朝阳、配套研发和生产在密云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朝阳减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密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再如,延庆区北菜园在延庆康庄镇建有1500亩有机蔬菜基地,同时在北京周边河北省沽源县建有400余亩扶贫基地。目前主要供应华润ole、沃尔玛等商超、平台,下一步将通过高效设施农业、大数据决策平台、品牌化运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水平。
北菜园·延庆康庄有机蔬菜基地
在促进城乡要素融合方面
人才要素、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都至为关键。《若干措施》提出,要组织开展“千名干部科技人才进千村入万户”活动;持续推动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工作;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各类工商资本下乡;集中打造一批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
比如,大兴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鼓励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创等新业态,形成了农民自主的低成本就地城镇化模式。主要做法有:由各村联合组建镇级联营公司,作为集建地入市实施主体;通过按年支付集建地租金,地块上市后合理设计留地、留物业、留资产和入股经营等方式保障村民利益。2015年至今已成功入市交易经营性建设用地15宗127公顷,总交易额突破210亿元。
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首批试点项目大兴区鸿坤·金融谷产业综合园区
在促进城乡服务融合方面
聚焦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需提升两方面问题,《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比如提出支持农村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此外,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路、供排水、垃圾等短板,加强建设和管护,引入专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通州区台湖镇站前街次石路
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方面
重点作好“生态”文章,在科技支撑、品牌建设、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打好组合拳,促进京郊农业高质高效,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比如,平谷区打造“农业中关村”,区内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政府+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模式,依托首农集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龙头企业和科技资源优势,建设中育种猪、中荷奶牛等8个项目。未来这里将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生物技术、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六大产业,力争建设具有全国引领作用及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
再比如,在新业态培育方面,延庆区成立北方地区首个民宿行业组织延庆民宿联盟,打造世园人家、冬奥人家等地域民宿品牌,共建设精品民宿品牌100多家,民宿小院376个,实现了覆盖15个乡镇的全域布局。门头沟区在前期推进“点状供地”试点、深化金融机构合作、打造出十八条红色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和“门头沟小院”+徒步路线的基础上,持续挖掘文化、培育品牌、规范经营、提升品质,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延庆区永宁镇上磨村龙源里精品民宿
推动农民收入和乡村治理能力
双提升
促增收
2020年北京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速高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本市仍然存在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城乡收入差距仍需缩小等问题,需多措并举推动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若干措施》提出,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增收,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逐步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利益联结促进增收,发挥市管企业带动作用,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农户以土地、农具入股企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通过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公共服务岗位、产业项目就业。比如,密云区太师屯镇后八家庄村为落实密云水库保水要求,先后安排42名村民担任保水网格员,每人每月直接获得保水劳务补贴1500元。此外,后八家庄村还积极谋划发展苹果种植采摘、养蜂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进一步促进本地农民就业。下一步,本市还将加强订单、定向、定岗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强治理
继续在软治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治理、构建乡村多元共治体系,《若干措施》提出健全完善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畅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社区化管理,选派乡村振兴协理员、第一书记到乡村服务。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多元共治,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站、乡贤社会服务中心等党群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城乡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破解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