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财政发力稳经济 下半年“钱袋子”重点向哪儿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3-09-05 15:08点击:3160次来源:中国青年报

      《报告》部署了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其中,“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位列首位。近几年来国家财税政策一直在持久发力,并与促进消费政策相协同,8月底国家已经出台了提高个人所得税部分专项附加扣除的额度,这些措施的出台既能有效改善民生,又能积极促进消费,这也是下半年财政工作的重点。

      稳增长压力下,“钱袋子”的发力方向愈发引人关注。8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过这一半年报,市场能了解下半年财政的施策重点。

      今年想完成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并不容易,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带来的诸多挑战。不过,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旭红说,翻开《报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税费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财政支出结构与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优化。

      在她看来,上半年,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经营主体活力更足,内需贡献稳步提升,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这为全年的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本民生等得到有力保障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31个省份收入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报告》着重强调了支出侧的成绩——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比如,为了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上半年,强化财税政策供给,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政策,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有力支持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

      同时,引导带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等融资增信支持,截至6月底,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7965亿元、同比增长33.6%。

      民生兜底保障也是上半年财政发力的重点。《报告》显示,上半年,政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89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40元;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时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7亿元,社会保障进一步兜牢兜实。

      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读懂财政数字后面的故事:一看收支状态,二看收支政策,三看收支方向和结构。

      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其中核心就是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力度,支持民生、扩大政府投资,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事实上,从上半年财政数据看,财政的扩张强度较去年同期是减弱的。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这较前5个月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转负。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3222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较前5个月扩大了8.5个百分点,其中6月这一支出同比下降42.7%。

      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相关支出加快提速、靠前发力,使得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收入增长乏力,在财政“以收定支”原则下,财政支出进度受到影响。

      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3%,其中最为核心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5%。表面上看收入增长强劲,但是这主要是因为去年第二季度大规模留抵退税和疫情冲击造成基数较低。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从收入节奏来看,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年初预算的比重为9.0%,显著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税收收入虽在低基数下继续同比高增,但两年复合增速仍偏弱。从分税种两年复合增速来看,企业所得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均拖累较多,地产相关税收有所回升。

      相比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保持增长,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则大幅下滑,财政部数据显示,占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近八成的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9%。

      当前我国经济虽有所恢复,但消费疲软和民间投资不振,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因此,下半年财政加快支出并无悬念。

      李旭红感慨,我国经济的持续恢复来之不易,因此未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挑战更应正确看待。放眼世界,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主要发达经济体核心通胀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有所放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外贸出口下行压力较大。

      聚焦我国,一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有所提升,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有提升空间;二是企业盈利状况仍有待改善,经营主体活力需进一步释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加力提效,以“稳”基础、“增”动力,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李旭红建议,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助力培育增长新动能,同时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以消费为例,目前,供求两端虽持续回暖,但供给复苏整体早于需求,加之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因此扩大内需是关键。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在于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李旭红说,对此,积极的财税政策可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一方面应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并持续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创新政策应享尽享,深化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以助力企业实现产品服务品质升级、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体系,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降低消费成本,正向引导消费,并用好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兜牢基本保底线,扩大居民消费预期。

      加力提效是关键

      《报告》部署了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5个关键词:一是推政策,二是促实体,三是保民生,四是防风险,五是严纪律。其中,“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位列首位。

      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桦宇表示,受到国内外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是这几年财政政策的主轴。今年的特殊性在于,是疫情后的首个经济恢复年度,一方面疫情因素消除后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另一方面综合性的结构性因素又导致经济实现全面恢复遭遇困难。所以,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的运行情况,根据经济财政因素的具体指标,精准安排财政支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出力度,并与货币政策紧密协调。

      对此,《报告》要求,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具体来看,则主要是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投后管理,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带动社会投资等。

      尤其是专项债,它是目前扩大政府投资稳定宏观经济重要政策工具。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

      目前,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仓储物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能源项目、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专项债作资本金范围也扩围至13个,去年新增了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体经济,特别是要推动创新驱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报告》显示,财税政策会在下半年继续发力,鼓励和减负并举,增加实体经济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王桦宇说,近几年来国家财税政策一直在持久发力,并与促进消费政策相协同,8月底国家已经出台了提高个人所得税部分专项附加扣除的额度,此等措施的出台既能有效改善民生,又能积极促进消费,这也是下半年财政工作的重点。

      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备受市场关注。

      《报告》对此也作了相关部署:进一步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负其责”的要求。督促地方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支持性政策措施,紧盯市县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债务风险……

      地方债问题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在这几年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形下显得尤为突出。王桦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消解存量、遏制增量是近年来地方债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仍是明确地方责任,集中力量化解存量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对多渠道有效化解地方债务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基础上,下半年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王桦宇说,这在当下的财政运行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有利于保障把钱花在刀刃上,避免铺张浪费并控制不当财政支出。

      对此,《报告》强调——严厉打击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强化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