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正文

    多地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加速落地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4-06-25 14:24点击:2908次来源:证券日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后,多地密集出台地方版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案,细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广东、江苏、上海在内的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印发了针对工业领域的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另有贵州、重庆两地发布了相关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正加速落地。
      抓好重点任务
      作为本轮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重点任务,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得到了各地的普遍重视。记者注意到,已发布相关实施方案的各地均结合自身实际,就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布置了具体任务。
      例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浙江省工信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中提到,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大型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新增未来工厂80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00个(家)”。
      在绿色化升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将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到2027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用能、输配电设备全部采用高效节能绿色装备。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今后工业领域发展的前沿趋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政策的引导将促进企业加快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入和探索。”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抓好这两个重点领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从宏观的角度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着力向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对我国构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现代工业新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数字化和绿色化更新可能需要较大的投入,但长期来看,它能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做好保障工作
      “工业设备领域不是简单地淘汰旧设备更换新设备,整个产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和路径都将发生变化。”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胡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淘汰设备处理、技术人员及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并需要政府持续跟踪企业设备更新工作的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为支持和引导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顺利进行,各地相关实施方案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就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部署了详细的保障措施。
      例如,对于工业企业在设备更新时面临的资金难题,多地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支持。《湖北省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对制造业企业以生产性设备改造更新为主要内容的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按照项目生产设备购置额的10%予以支持,最高1000万元。
      另外,《方案》提出,省级财政对制造业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租赁设备方式开展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按设备融资租赁合同额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5%给予补贴,补贴期最长2年,单个工业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加大财政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田惠敏表示。
      未来,各地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保障工作?宋向清建议,在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新型智能装备应用类设备更新激励机制和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要素保障,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先进制造行业的深度应用。另外,要加快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更新标准制定和实施,以实现工业设备更新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张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