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000多年建制史的曲靖市是云南省副中心城市。近年来,曲靖擦亮“珠江源头”“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名片,通过农文旅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农业高基数高速增长、文化“活态传承”和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双增长”。古老“爨乡”焕发了新活力。
农业“产业延链”实现高速增长
珠江水自曲靖市沾益区的马雄山出水洞流淌而下,滋养了流域诸多城市。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受到关注,“珠江源头”的曲靖市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竹园村种植基地的蓝莓最近正值采摘期,竹园生态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负责人刘康几乎“住”在了大棚里。他说,通过“温室大棚+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种植的蓝莓品质很高。“合作社种了200多亩蓝莓,共5.5万株。”竹园村委会书记邓闲介绍,2023年,竹园村小组有31户村民投资2.7万至35万元不等入股合作社,今年11月进入采摘期后,反季蓝莓每公斤售价达130元至180元。随着蓝莓陆续成熟,预计基地一周最多可采摘500公斤,到明年亩产值可达10万元。
“我家很看好合作社的发展,入股了4万元。”竹园村村民杨江梅以前在家带娃没有收入,如今在合作社负责煮饭月工资2400元,她对未来分红充满希望:“5万元是一股,明年第一次分红听说一股能分一万!”
截至2024年8月,越州镇的竹园村、大梨树村、老吴村、黄泥堡村等采取农户入股、土地流转、务工等利益链接模式,共种植基质蓝莓1042.2亩,销往北上广深等市场。除基质蓝莓外,越州镇还种植了5200亩露天蓝莓,年产量达1750吨,实现销售收入8750万元,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蓝莓产业创建示范基地。如今,越州镇已建成1.6万亩连片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只有蓝莓,还种植了3000亩红葱、4000亩露地蔬菜、3000亩蜜薯等。
为完善农业下游产业链,越州镇还建成了销售端的两个“冷链物流产业园”。通过推进产业、就业向园区集中极大增加了土地效益——每亩产值从原来农户分散种植的4000元左右到了如今的超过2.5万元;产业园21%的产值留给了农民,实现务工收入8000多万元、平均每亩工资收入可达6000元;涉及土地流转的村委会每年通过用水、用电、用工服务还有约600万元集体收入。
在曲靖,像越州这样以点辐射周边、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例子不少。富源县把富源魔芋做成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现种芋规模、种植规模、加工规模、交易规模4个全国第一;陆良县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日均调出蔬菜逾万吨,2023年蔬菜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16万美元;宣威市现代种业园年产马铃薯种薯1亿粒,成为西南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通过深入推进产能提升和产业延链等举措,2023年曲靖市农业经济保持高基数高速增长态势,实现农业总产值914亿元、一产增加值564亿元,同比分别增4.6%、4.5%。
让文化自然资源“活起来”
在曲靖很多地方,都能看见一个笔画繁复的字——“爨”(cuàn)。外地人往往不知其读音,但若问到一个曲靖人,他们会如数家珍地将“爨”背后的文化历史娓娓道来。
从魏晋到唐朝天宝年间,爨氏治理云南,在五百年中形成了独特的“爨”文化,留下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之一的《爨龙颜碑》等文化瑰宝。传承至今最广为人知的是爨体书法,书法家们认为其有着书法从隶变楷的风格。
“兴字头,冖(mì)字腰,林字底下有火烧……”在曲靖市第二小学,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唱“爨字谣”,这个结构复杂的字经分解后,三年级孩子也能信手写出。校长李青霖介绍,学校将爨文化融入课程、科研、实践等体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让爨文化得以传承。
曲靖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享誉全国的罗平油菜花每年2月至3月竞放成一片浩瀚花海,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称号。另一张重要名片“古鱼王国”也印证了当地自然资源之丰富——曲靖是4亿多年前人类鱼形祖先起源地之一,罕有地保存了“从鱼到人”演化链条中处于关键性位置的一系列早期鱼类化石。
老村激发发展新动能
售卖咖啡果汁的“红瓦小院”、网红打卡景观“星空之镜”、20多棵百年古树、独特的匾额博物馆……曲靖市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红瓦房居民小组集合了吸引旅居客的众多元素。 “这里以前是公厕,旁边是垃圾堆。”红瓦房居民小组长赵成俊指着村口的小公园说,随着观光农业、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电商示范基地等项目陆续建成,不仅村居环境越来越好,大家也看到了致富希望。
村民赵艳财开的“红瓦老火鸭”餐馆由5间房组成,3间是他自家的,2间是向社区租的。“以前在城里开餐馆租金高,等于给房东‘打工’。”他指着赵成俊说,“后来他联系我说村里要改造,动员我回来。”听到房子租一年可以使用三年,租金也便宜得惊人,赵艳财第一个回到家乡。2023年8月开业后,最火的国庆假期一天能有四五千元毛收入,现在淡季一天也有几桌客人:“不背井离乡也能挣钱,简直太好了!”
“我们引入开发公司,去年把第一批20多户老房改造成了11套旅居房。”红瓦房乡村CEO赵家宏说,农民用资源资产与社区集体合作经营获得集体纯收益的18%分红,全社区227户居民平均分配42%的收益分红,剩余40%则用于红瓦房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发展壮大等。“今年第一次给23户居民分红2.6万元,这是起步阶段还很少,以后会越来越多!”
近年来,曲靖市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盘活用好全市各类自然、人文、历史等优质资源。通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今年前10个月,曲靖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505.9万人次,同比增长6.42%;实现收入164.37亿元,同比增长7.88%。
“红色沃土”是曲靖的一张重要名片。曲靖是云南最大的革命老区,有革命遗址92处,麒麟区珠街是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地方。珠街街道涌泉村对村里的传统古院落、地下党联络站旧址、古井等资源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开发的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等文化体验项目受到游客欢迎,近几年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5万余人次,接待团队200余个,实现旅游收入110余万元。
从孩子们歌唱的“爨字谣”,到蓝莓大棚里忙碌的农民,从充满希望的红瓦房,到红色旅游地涌泉村,一粒粒闪耀着光芒的珍珠串起曲靖的美好明天。记者 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