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正文

    作家张悦然现身武汉大学:青春文学离她已很远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13-10-24 10:59点击:465次来源:

      长江商报消息昨晚,作家张悦然现身武汉大学,与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一起与学生们谈“青春文学那些年”。在张悦然看来,青春文学离她已经很远了,那只是某一个时期,一种很浓烈的情绪,而在新概念认识的那群人比获奖、出书对她的意义更重大。

      去年,张悦然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主讲“短篇小说鉴赏”,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她坦言,此举主要是为了培养阅读土壤,“青春文学的商业浪潮过去后,留下了贫瘠的阅读土壤,如果我这样坚持下去,阅读土壤会不会好一些?”

      回答读者提问时,张悦然说,自己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芒罗是她非常喜欢的作家,她希望能像芒罗一样,做一个主妇作家。

      谈新概念唯一让我有归属感的集体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谈论这个话题了吧”,张悦然说“因为青春文学已经离我很远了。其实青春文学离当年所有的人都很远了,它是一个时期,和外界的某种关系,很浓烈的一种情绪。

      谈到新概念,张悦然说,新概念可以说是唯一让她有归属感的集体,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参加比赛的人,很多人成为一生的朋友。

      张悦然说,当时大多数人仍然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不确定以后是否会继续写下去,他们在论坛上交流,彼此分享写的小说。当时在新加坡学习计算机的张悦然,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写作,她经常将写的东西贴在论坛里,每隔几分钟都会刷新,期待看到朋友们的回答,会得到非常认真的交流,对她而言,这种论坛交流是比现在的微博、微信更有集体感的网络平台。

      就包括后来创办的《鲤》杂志也与新概念脱不了关系,里面的供稿作者、主题的确定都与《萌芽》有相似之处。到今年,《鲤》已经五年了,生命力如它的名字一样旺盛,张悦然说,之所以取名“鲤”,是因为她想“也许叫一个活物的名字,它就会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脾气,鲤是一个生命力很旺盛的动物,希望这个杂志有很旺盛的生命力”。

      谈青春文学希望能够改变阅读的养分

      张悦然说,自己现在有一种内疚感。当年青春文学影响了很多读者,但是和读者形成的关系是一种青春契约,青春结束了,阅读就结束了。张悦然说,很多读者结束这个时期之后,不只不再读青春文学,而是不再读书了,她会觉得“是不是我们这批作者不够好,我们当年确实太年轻了,不成熟,不够准确,不能带来充分的养分”。

      她希望能够改变阅读的养分,希望更多的人留在这里,继续喜欢读书,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书。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愿望,去年张悦然在人民大学开了一门课——短篇小说鉴赏。

      从最开始的紧张、不适应,到现在比起讲座更喜欢讲课,张悦然说自己很开心,每一堂课她都会深入、充分地讲一个小说,“这样的交流更充分,对阅读的环境也有所改善”。她说,青春文学商业浪潮过去后,留下了贫瘠的阅读土壤,希望自己继续做下去,会让文学的土壤变得好一些。

      ■本报记者谢方

     

     

     

    责编: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