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的变化翻天覆地,解放碑见证了重庆经济的腾飞,而这腾飞的起点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风起云涌。资源较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全的重庆是中央选定的第一个试点大城市,走向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前沿。
重庆市档案馆资料记载,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7号文件,正式批准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一次改革目的清晰明确,即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合理组织重庆市的经济,通过改革挖掘经济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重庆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为四川省、为西南、为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制订和完善全国的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探索经验。
这一次改革的重点有六个方面,分别是改进计划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劳动工资体制,适当扩大重庆市的行政区范围。
改革中,国家对重庆市实行计划单列。中央各部在渝的企业,除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企业外,全部下放市管,省属在渝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也全部下放到市管。
1983年改革开始,重庆立即拆掉67个行政性公司,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改革中推行合同工、临时工、固定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并进行现行工资奖励制度改革试点,极大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
改革的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1983年重庆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32.12亿元,比1982年增长10.6%,市属预算内工业实现利润增长26.93%,上缴利润增长18.06%,都大于产值增长幅度。财政收入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计划,增长10.1%。
渝中区妇联主席叶梅生长在解放碑脚下,1970年出生的她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父母总会带着她去逛解放碑,去逛碑前的三八商店。1975年,三八商店正式更名为重庆百货商店。到了90年代,重百在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潮流中,实现了自身的改制与上市。
这一次改革试点,大大增强了重庆企业的活力。据统计,重庆市属工业企业人均留利额由1983年的402元,增加到1986年的620元,三年增长54.2%。在改革后的9年中,城市建设投资5.7亿元,是前29年投资总额的2.3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1987年重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3亿元,比1978年的2.3亿元增长了13.3倍。
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民生活逐渐改善。娟子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8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她记得,当时,电车是工人们最喜爱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挤满了人,尤其是4路到沙坪坝的车,很多时候还挤不上去。
“黑白电视、洗衣机、收录机,这是那时结婚流行的三大件,工友们中谁结婚时能买得起这三大件,大家都会对他刮目相看。”娟子说,但后来,许多工人家庭都能买得起了。
“那时候冰糕背起来卖,雪花饼5分一个,孩子们可喜欢了。”80年代结婚生子的冯阿姨说,那时候生活在重庆城里的孩子们,童年算得上很幸福了。
据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记载,在改革中,重庆广大干部在政治上坚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立志改革,坚持解放思想,不断破除因循守旧的老观念、老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为全国其他城市的相关改革乃至整个国家的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1997年,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如今,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连接点上的重庆在汽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发展迅速。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道路上,重庆正以它的速度,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志存高远 青年奋勇前行
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广场熙熙攘攘,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聚集广场花坛前合影留念。一名衣着鲜艳整洁的老阿姨用地道重庆话问我能否帮她拍照。“重庆变化大哟,以前哪有这些。”阿姨一边翻看照片一边笑着跟我闲聊。
是啊,由于经济的发展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开端,或许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央选定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城市。据相关数据显示,1983年至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期间,重庆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4%,比全国年平均增长率还略高一些。
“95后”的我也能够深切感受到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改变。小时候,我需要穿梭于狭窄街巷,七拐八拐地才能走到学校。后来,狭窄街巷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轻轨等更为便捷的新型交通工具成为出行首选。再回过头来看看朝天门,曾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变成造型独特的新式建筑……
这些变化怎能不令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新一代重庆人,努力学习知识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为重庆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做到“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如那萤火般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