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步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最新部署。
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早在2004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对城乡关系作出深入思考:“我们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才能切实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近十余年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从“统筹城乡发展”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三次转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前二者的深化和发展,是我们党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它史无前例地把乡村放到和城市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战略规划,强调城与乡的融合互动和共建共享,旨在实现城与乡的“共生、协同、开放、共赢”。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做出许多积极尝试,初步形成了一套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距离融合发展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见实效”,正是着眼于我国城乡工作实际提出的最新要求和更高期望。
怎样才算“见实效”?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能还停留在规划设计层面,要在具体实践中有所落地、有所突破。比如,在推动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方面形成一定成果。这成果不是束之高阁的成果,而是让农民朋友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成果。“十四五”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窗口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等不得、慢不得,除了坚持“搞活融合体制机制”“畅通要素流通渠道”“打通人口流动堵点”等常规打法外,还要积极探寻适合新发展阶段的新举措、新抓手。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特别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这是落实落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遵循。
县级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市与乡村的对接点,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县域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切入点,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更具有内在驱动力。
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城乡融合发展将成为生动的现实,乡村不再是城市繁荣兴盛的背景板,农民也不再是市民分享红利的旁观者,而是共同包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亮丽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