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发展 > 正文

    省域能量管控平台实现“光储充”一把抓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4-06-11 15:20点击:9644次来源:科技日报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2381万千瓦。截至3月底,累计并网分布式光伏2.8亿千瓦。但分布式光伏由用户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因无序管理而弃光的现象发生。
      “当前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形成由大电网主导、多种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用户既是使用者也是生产者,如何对分布式资源进行统一管控是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邱爱慈说。
      储能电池、充电桩因运营模式不同,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这制约了分布式新能源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一个可对分布式资源高效管理的平台,推动海量分布式新能源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十分必要。省域能量管控平台的落地应用无疑是一次有益探索。
      平台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基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汇集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内部系统,以及能源聚合商平台、用户侧微网等外部系统数据,实现“光储充”(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充电桩)资源分层分级汇聚。在此基础上,平台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状态计算出“光储充”优化策略,并将策略下发。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宁波全域509万千瓦光伏、62.4万千瓦储能、137万千瓦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成山看来,平台能让电网和用户实现“双向奔赴”。
      邱爱慈指出,平台可聚合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在做好资源内部调配的同时,优化能源状态、保障上网安全,实现分布式新能源与电网良好且融洽的协同互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应用。
      今年5月初,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新建成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驿站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富北村投入使用。驿站内建有3个快充桩和2个充放双向互动的V2G充电桩,屋顶光伏板日均发电量达720千瓦时,配置100千瓦/200千瓦时的储能柜。驿站内的负荷、光伏、储能、空调情况等数据,通过平台集中管理,可实现台区自治。
      平台还在工业领域小试牛刀。在宁波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相继落地。
      宁波海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潘一宋说,目前平台已接入6.2兆瓦园区分布式光伏等资源。日常运行状态下,平台可为园区“光储充”等资源提供最优运行策略,使平均度电成本下降约5.5%。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后备保障,当在迎峰度夏等供用电形势紧张时,平台将以分钟级响应,大规模释放园区内能量资源,缓解供电压力。
      “平台能够结合气象数据进行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配电线路潮流计算以及电网承载能力分析,让电网处于安全稳定且相对经济的运行区间,促进分布式资源与电网融合。”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陈蕾表示,平台将逐步实现对浙江30余万户分布式光伏、120余万台充电桩的聚合及灵活快速调控。记者:洪恒飞 记者 江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