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均占江苏四分之一的南通市,如何继续书写高质量发展优秀答卷?近日,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上,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给出答案。南通将聚焦产业载体、创新要素、协同路径,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释放“蓝色动能”。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2020年,南通迈入万亿城市行列,2023年经济总量达1.18万亿元。沿海是南通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所在。南通拥有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海岸线276公里。近年来,南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承载空间、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加快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近2500亿元,约占全省四分之一。
张彤介绍,2023年,南通引进科创项目1428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船舶海工、高端纺织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将抢抓机遇、开拓蓝海,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今年5月,江苏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南通召开,吹响了新一轮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号角。接下来,南通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坚持产业拓海,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料、海洋新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海洋渔业、海洋服务业,积极布局氢能和新型储能、深远海装备、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二是坚持科技强海,加快构建面向海洋经济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海洋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加强涉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转化和产业孵化。三是坚持人才兴海,推出“江海英才”“通才回通”等人才计划,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面向海外纳才。四是坚持开放活海,打造“黄金水道”“联运丝路”“开放枢纽”,更大力度落实“水运江苏”部署,构建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通道。 本报记者 张 晔 实习生 胡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