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西部千亿县展现县域经济活力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4-06-11 09:42点击:4129次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县域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一方面,东部地区千亿县数量占比仍然较高;另一方面,中西部的千亿县数量增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中西部千亿县有什么特点?对当下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有何借鉴?

      先进制造夯实发展根基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今年2月,经统计部门初步核算,河南郑州巩义市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9亿元,成功迈上千亿元台阶,成为河南首个千亿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巩义经济规模连年实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700亿元、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4个关口。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认为,巩义跻身千亿县行列,对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标杆意义,对郑州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有重要助推作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强,产业强的核心是制造业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特别是工业创新能力强的县走在前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铝加工产业一直是巩义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巩义在如何延长产业链条,把粗加工变成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硬实力。近5年,巩义铝精深加工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增加了近四成,每年超过600万吨的铝加工产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形成一条产值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巩义市科工信局局长刘金刚介绍,近5年,该市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协助企业建设了10多个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并设立了规模达2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铝精深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巩义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由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产业等组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未来产业建链成链。巩义尤其注重前瞻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义市发改委副主任荣明丹介绍,巩义规划布局了47个新材料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好,正在成为巩义转型升级的推进器。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已成为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等行业的关键材料供应商。公司董事长姚栋嘉介绍,近几年,公司围绕微纳米结构生产的隔热复合材料,获得了300多项专利,生产了近百项应用产品。

      据了解,目前巩义有工业企业7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55家,形成了3个门类、24个大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表示,巩义有一批大而强的链主企业,有一批小而精的隐形冠军,还有一批稳而优的小微企业,以及优秀的企业家群体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集群、未来产业抢滩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把巩义打造成河南全省先进制造业高地。

      资源禀赋提升竞争实力

      本报记者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因地制宜,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1年准格尔旗在内蒙古率先建成“千亿实力旗县”,2022年跻身全国千亿县第30位,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近年来,准格尔旗依托“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有利条件,布局“风”“光”无限好的新能源产业,积极打造我国北方“风光氢储车”重要应用基地。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放大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新能源+煤化工”耦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推动煤化工“低碳”“零碳”转型,推动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准格尔旗委书记苏新亚表示,县域发展,自力更生固然重要,但也应跳出一域看全局。在新发展格局下,准格尔旗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发展,将是必由之路。

      伊金霍洛旗是鄂尔多斯市第二个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千亿俱乐部”的旗县。伊金霍洛旗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绍博介绍,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坚持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力,推进农牧业提品质、工业提能级、消费促提升,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经济总量。下一步,伊金霍洛旗将继续坚持工业化思维,推动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等项目绿色化改造和产业链延伸,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学品、煤基新材料方向发展。以打造“北疆氢都”为目标,招引十亿元项目、培育百亿元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完整度和竞争力。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新晋的千亿县区,2023年东胜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0.51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东胜区持续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增强煤炭稳定供应能力和煤炭行业抗风险能力,大力推进新能源数字陆港建设。加快构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强化龙头带动,引进配套企业,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同时,积极培育壮大绒纺特色产业,重点推动羊绒工厂、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等项目,增强羊绒产业的吸附效应。东胜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邬尚均表示,东胜区将继续脚踏实地,在机遇中扬优势、延长板、补短板、促转型,不断绘就东胜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产业链放大创新吸引力

      本报记者

      湖南省长沙县处于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地带,离长沙市中心仅14公里,长沙市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系统有效辐射长沙县。借助区位优势和域内自贸区、临空区、综保区、经开区、会展区“五区叠加”的平台优势,长沙县坚持以制造业为本,深耕实体经济,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稳居百强县第五位。

      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核心聚集地,长沙县集聚了一大批工程机械巨头企业,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山河智能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大旋挖钻机等诸多高端制造产品从这里问鼎国内市场、抢滩海外市场。

      长沙县还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博世长沙、蓝思科技等行业龙头在这里落户并发展壮大。如今的长沙县,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开园,广汽埃安长沙工厂6月投产,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4月量产,上汽大众全新朗逸车型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北汽福田超级卡车工厂稳步扩产……在产业的强势驱动下,长沙县2021年至202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超6%,今年1月至3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近年来,长沙县大胆探索,率先出台了人才、科技、产业、行政审批、金融、数字经济、外贸、总部经济等一揽子政策,形成“惠企政策措施100条”,先后出台《长沙县人民政府关于振兴长沙县工业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形成覆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创新全链条的政策“雨林”。

      改革挖潜的同时,长沙县还借助自身交通区位优势和自贸开放平台,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注入发展新动能。

      20209月,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获批,其中91%的面积在长沙县。近年来,长沙县先后探索形成了20余项契合国家战略、体现湖南特色的创新案例和改革经验,依托这些改革创新举措,长沙县成为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构建起内陆开放高地。近3年,长沙县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速达15%,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达20%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期,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密集召开一系列推进会,突出重点产业链,围绕3+5+8”产业链发力,即转型升级3个优势产业,布局建设5个未来产业和培育壮大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表示,将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打好强链、延链、补链、融链、培链“组合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